紫花苜蓿

马金龙发表于2015年06月26日15:02:48 | 名家美文 | 标签(tags):紫苜蓿 紫花苜蓿 散文美文 马金龙

小时候听大人们说:“金圪崂、银圪崂,舍不得穷圪崂。”心里老是纳闷:真的穷圪崂比金圪崂都好?后来两鬓落了霜,才慢慢地懂得了生在黄土地,长在黄土地,尽管生活环境变了,金色的童年,也常常会浮现在脑海中。

故乡沟又深、路又窄、人又少,地畔圪崂都种了紫花苜蓿。大地才解冻,阳坡坡上的紫花苜蓿忙忙地绿了头,用不了十天半月,针绿泛成明艳的绿地 毯。一丛丛毛茸茸、嫩水水的苜蓿,不要说牛羊见了跑青,连人都见爱不舍呀!摘一小篮苜蓿,拌洋芋、拌豆面、白面,蒸熟一出锅,那股又鲜又灵的味儿就扑入鼻 孔,用油浇花椒、姜粉,佐芝麻、葱、盐、醋,吃时又素又爽。庄稼人图得是一口鲜。爷爷常说:“这苜蓿不是草、是宝,牛吃了长膘,鸡吃了生蛋,人吃多了皮肤 也嫩。”爷爷只允许全家人吃一顿嫩苜蓿:“人要靠大牲灵养活,不能从大牲灵口里夺食。”春暖花开时,邻村有婆姨女子常常偷摘点苜蓿,有的是解谗,有的是充 饥,还有怀娃娃婆姨嫌饭。爷爷看见了哈哈大笑:“谁家没有尾巴驴踩下的蹄印印,鬼孙子,阳畔上的壮,背洼洼嫩。”那些婆姨女子呱呱地笑:“苜蓿越摘越旺, 越偷越嫩!”爷爷说:“孙子喜鹊嘴,嘴上抹了蜂蜜。”正月爷爷领我们到邻村看秧歌,她们非请你到热炕头,端上来一大盘绿黑豆菜凉调猪头肉,双手捧上来滚滚的黄酒:“二大爷,尝尝我家的黄酒甜不甜?”“甜!甜!”爷爷走近,她们忙忙给爷爷点上一支烟,耳朵上还要给你别上一支烟,“苜蓿绿了头要捎话呀!”“好!”

紫苜蓿

合作化了,春天苜蓿才绿了头,生产队派几名妇女摘苜蓿叫大家尝鲜,这事让大队长知道了,还是那句话:“大家尝了鲜,以后不能在大牲灵口里争 食,全村娃娃大人都依靠大牲灵耕地,这鲜物可金贵着哩!上世纪六五年,小夏田无收成,秋田收成稍差些,公家向黑龙江等省大量调粮救急。谁知到了六六年还是 闹起春荒来,人的肠子拧绳绳,村里来了救济粮,贫下中农多分多吃,没有地富的份,中农迟分少吃,不吃。”人们面黄肌瘦,只好和大牲灵分食、夺食了。生产队 每天派两名妇女采苜蓿,第一茬嫩,第二茬半老半嫩,第三茬全无口味,只把人肚子塞得鼓起来。人的肚子是个橡皮袋,越塞越大,越大越馋。人和大牲灵不一样, 天天粗糠窝窝苜蓿叶实在难以下咽。粗糠吃多了,浮肿不算稀奇事。“集思广益”,众人又研究出了新“成果”,吃苜蓿的紫花。紫花吃起来虽比不上头茬嫩苜蓿, 还算爽口。那年上面揪出了一个粗的一河水成了一筷头细了。人们白天盼雨,夜里等雨,睡觉中梦雨。盼呀、等呀、梦呀,总以为天老憨了,不会落雨了,但谁也不 敢到龙王庙去求雨,怕打成了牛鬼蛇神。芒种不下一滴雨,夏至不下一滴雨,头伏天也未落一滴雨,中伏也快收尾了,太阳一出来,毒化化的,晒得人流油,再一两 天就要进入三伏了。某天中午,天上冒起一朵云。那云漫开来,竟然遮住了天上的大火球,遮住了蓝瓦瓦的天,落了二寸透心凉雨。晚上又落了不大不小的雨,大 人、娃娃喜疯了。第二天,东边日出西边雨,西边天晴东边雨。再以后,人们总算吃到嫩瓜、嫩玉米,嫩野菜了。苜蓿也焕发了青春,嫩水水、绿旺旺。往年小满 年,苜蓿秀,那年立了秋,紫花苜蓿才盖满了地皮。人们脸上终于绽出了点笑容:“大难没有饿死,咱们不能忘了苜蓿。”古时,一位落难皇帝吃了桑葚救活了命, 他派人给桑树挂花红,手下人错挂给了椿树……咱也要给苜蓿挂花红。

一晃过去了四十年,乡里人纷纷涌进了城,小城的人挤进了大都市。人们碗里的粗糠、野菜、黑面早变成了白面大米;喝生水变成了喝饮料、啤酒、 白酒;吃肥肉变成了吃精肉,吃猪肉变成了吃羊肉、鸡肉、兔肉、鱼肉,甚至海鲜。乡里人进城时间越长,就越想念苜蓿,每当阳婆婆暖了背洼洼、西峁峁,“城里 ”人就问乡里人,老家的苜蓿绿了头没有。苜蓿就讲究一口嫩,一口鲜。老家的人进城给三亲六故送点嫩苜蓿,大家挺乐。黄土地的苜蓿进了大都市,消息一下就传 开了,“家乡捎来一口鲜了!”天然绿色食品进了大都市了!大家的眼一下子亮了。老红军、老八路、老干部都来分点回去尝尝鲜。年轻的大学生、教师、演员、工人、军人也来分享这营养品了,好像苜蓿成了土特产,成了山珍海味了。

在黄土地生长的人,怎能忘了黄土地上的嫩苜蓿。

微信搜索:花草树木网或hcsmnet,关注我 | 加入千人QQ群:315286686,有问题问大家
本文网址:http://huacaoshumu.net/html/meiwen/text1132.php,转载请注明,谢谢!
更多
上一篇:红了法桐下一篇:槟榔杂说

hcs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