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行业如何拥抱互联网+

花卉报发表于2015年06月17日17:40:06 | 新闻资讯 | 标签(tags):苗木 互联网+

2015中国苗木产业发展峰会在贵州遵义举办

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了,是原地等待被推着往前走,还是借着东风主动出击?5月28日,由中国苗木产业联盟主办的“2015中国苗木产业发展峰会”在贵州遵义举办,业内专家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互联网+”,就是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促进各行各业的产业发展。它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形成更为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创新,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安友丰表示,苗木行业的现状是苗子不少,能用的工程苗不多。大多数苗圃是会种啥就种啥,想种啥就种啥,总是盲目地跟随别人,而不是站在市场需求的角度种苗木。

2013年,开始出现波及整个园林绿化行业的低潮。此时,苗木产品整体质量低、结构失调等问题越发突出。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未来市场空间会很小。安友丰就在论坛上介绍了4月25日刚刚颁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其中提出,“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达到56%,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全国的耕地面积是18亿亩,而湿地建设目标就有8亿亩之多,这些数字对苗木行业来说,背后是巨大的市场空间。“把将要做的工作进行量化,从被市场蹂躏变为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生产。”安友丰表示,无论是对未来市场的需求还是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可能都需要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的引导。同时,在营销方式、销售渠道等方面,也需要与互联网融合。

标准化程度不够,被普遍认为是苗木作为一种商品难以“互联网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上海中毅达股份有限公司专家组组长姚振楠在论坛上着重分析了这个问题。他认为,趁着当下行业发展的相对停滞阶段,苗圃应该在标准化、精品化、容器化等说了很多年的问题上下苦功,并在此基础上重新打造苗木生产的管理系统。

姚振楠以业内知名的意大利万木奇公司为例进行了分析。“万木奇”苗圃面积1.5万亩,2013年销售额约17亿元人民币,平均亩产值十多万元,这对国内的苗圃来说是望尘莫及的。这家苗圃的植物大多装在容器里,规格树形整齐划一;苗圃表面覆盖了石子,既方便人工和机械操作,也能杜绝土壤里的病虫害、杂草等问题;苗圃机械化程度很高,90%以上的人力用在树形的修整上。

“在万木奇公司,开花品种的开花时间能控制到前后只差一天。”姚振楠说道,这些都是实现标准化不可或缺的部分。虽然国内苗木产业的标准化要根据自身条件有所调整,但也应该从国外的苗圃中吸取先进经验。虽然都说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但只有自身做好的人才能利用好这个工具,做不好苗木的商品化标准,行业要拥抱“互联网+”是不可能的。“互联网+”是行业的机会,了解供需并将产品做到极致,未来的苗圃能以此获得对产品的定价权和对客户的选择权。

“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行业确实还没有准备好。”安友丰说,如果继续在窠臼里做事情,无异于井底之蛙。改变现状是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但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才能把整个行业的水平提到一个新高度。

微信搜索:花草树木网或hcsmnet,关注我 | 加入千人QQ群:315286686,有问题问大家
本文网址:http://huacaoshumu.net/html/xinwen/text592.php,转载请注明,谢谢!
更多

hcs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