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枸杞的栽培历史

东滋滋发表于2015年08月19日00:39:41 | 养花草树 | 标签(tags):枸杞 栽培 历史

枸杞是世界上人工驯化栽培较早的果树种类之一。枸杞的栽培经历了野生利用—-人工驯化—集约化栽培—规范化栽培四个阶段。

野生利用阶段大约在春秋以前,也就是公元前六世纪之前。甲骨卜辞中用“黍、稷、麦、稻、杞”等反映殷商时期农业生产的内容颇多。成书于公元前11世纪—-六世纪的《诗经》中七处记载了关于枸杞生产的情景描述:《国风·将仲子》中“无折我树杞”表明枸杞已经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性的树种予以保护;《小雅·四牡》“翩翩者骓,载飞载止,集于苞杞”则间接说明枸杞分布较多且集中;《小雅·杕杜》和《小雅·北山》的 “陟坡北山,言采其杞”则记录了采收枸杞的劳动场景;《小雅·四月》“山有蕨薇,隰有杞荑”和《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杞,北山有李,·····南山有枸,北山有喻”等记录则反映了枸杞的生长区域。《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在彼杞棘,显允君子,莫不令德”则是通过以枸杞比兴,颂扬君子高贵的身份、显赫的地位、敦厚的美德和英武潇洒的气质,这也充分说明了枸杞在当时人们心中所占有的地位。

枸杞人工驯化阶段应早于唐朝。人类何时将枸杞由野生开始驯化,目前尚无更准确的文献考证。但是自唐朝以后,大量的文献表明该阶段枸杞人工栽培技术趋于成熟。唐•孙思邈《千金翼方》《种造药》第六《种枸杞法》记录了四种种枸杞法,唐•郭橐驼《种树书》记录了枸杞扦插繁殖技术。唐代陆龟蒙《杞菊赋》中称“春苗恣肥日,得以采撷之,以供左右杯案。及夏五月,枝叶老梗气味苦涩,……”,宋朝吴怿在《种艺必用》中介绍了枸杞种植法:“秋冬间收子,于水盆中挼取,曝干。春,熟地做畦,畦中去土五寸,勾作垄。垄之中覆草稕,如臂长,与畦等,即以泥涂草稕上。以枸杞子布于泥上,即以细土盖,令遍。又以烂牛粪一重,土一重,令畦平。待苗出,水浇之,堪吃便剪。兼可以插种”。元代《农桑辑要》中指出三月可以进行苗木移栽,同时提到在三伏天进行压条繁殖,植株生长的特别茂盛。

枸杞在明朝弘治年以前,虽有种植,但规模不是很大,自明朝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被列为朝廷贡品后,种植面积才有所发展。明·嘉靖《宁夏新志》“辟园生产”和清•乾隆《中卫县志》 “宁安一带家种杞园,各省入药枸杞皆宁产也” 的记载,充分说明了枸杞在明清时期在宁夏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种植并逐步形成了宁夏枸杞道地产区。

枸杞的集约化栽培阶段应当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成熟于八十年代后期。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进一步挖掘整理中医药的工作开展,枸杞的重要地位得到了提高,宁夏的科技工作者对传统的枸杞栽培技术进行改进,改变了传统分散栽培模式和高大树冠树型,采用大冠矮干和大行距的栽培模式,引入农业机械化作业,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实现了枸杞联片、集约化的种植栽培格局。

枸杞规范化栽培阶段始于二十世纪末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枸杞科技工作者按照枸杞产品质量“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技术要求,从枸杞品种、苗木繁育、规范建园、整形修剪、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病虫防治、适时采收、鲜果制干、拣选分级、储藏包装、档案管理等生产环节进行规范,形成了枸杞规范化(GAP)种植技术体系,并在全国枸杞产区推广应用示范。在该阶段,枸杞的生产技术随着市场要求不断改进,经历了1999年–2003年的无公害生产、2002年—2008年绿色生产和2006年—至今有机枸杞生产三个历程。

综观枸杞栽培历史,从古代文献考证:说明我国枸杞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同时也说明枸杞栽培技术已经有很高的水平。应当说,其人工种植“早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发展于当代”。

微信搜索:花草树木网或hcsmnet,关注我 | 加入千人QQ群:315286686,有问题问大家
本文网址:http://huacaoshumu.net/html/yanghua/text319.php,转载请注明,谢谢!
更多

hcs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