莼菜

陈武发表于2014年06月03日22:14:42 | 名家美文 | 标签(tags):莼菜 陈武 散文美文

常熟杨园的朋友邀请吃饭,席间上一道汤,名曰“莼菜羹”,汤里还有冬笋、香菇和榨菜丝,每人分了一小碗。我吃了,口感极鲜。

这是几年前的事了。每每看到家乡的湖泊或小河里漂着的莼菜,就要想起杨园的那道莼菜汤。不知为什么,我们海州地区不吃莼菜,虽然沟河湖泊里不缺它的身影,春夏秋三季都有,大家就是懒得动手剪采。我一度还寻思,是不是我们这儿的莼菜不入“菜”呢?我决意动手采来一些,照书上的菜谱,做一道汤。

采摘莼菜太方便了,云台农场的许多条河里都有。选一个阳光很透的周末,我带着剪刀和一只小篮,花半个多小时就赶到农场,没费多少周折,就发现一条河里漂着嫩绿的莼菜,一片片圆圆的叶子,得意洋洋地漂在清净的水面上,我只需站在河边就可伸手摘到。没多久,我就剪采了一小篮。回家后,再次精加拣汰,洗净切碎,其它诸如冬笋、香菇等材料准备停当,便开始点火操作,热油锅炸葱,加水,开锅后加入冬笋丝、香菇丝、榨菜丝,再次煮沸,加入莼菜,汤沸即成。迫不及待装出一碗品尝,感觉一般,没吃出杨园那次的感觉。是不是应了那句老话,“好东西只能吃一回”呢?

宋人张孝祥有一首《郑义宁送蒪菜》诗:

我梦扁舟震泽风,蒪羹到箸晚透空。

哪知岭海炎蒸地,也有青丝满碧笼。

诗人好梦成真,惊喜得到一笼莼菜。我的第一次尝试却未敢说成功,但毕竟让我知道我们这里的莼菜采摘不难,也是可以食用的。

莼菜又叫蒪菜、马蹄菜、湖菜等,是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含有丰富的胶质蛋白和碳水化合物,根状茎细瘦,横卧于水底泥中。叶漂浮于水面,椭圆状矩圆形,每年清明前后水底的茎根开始萌芽生长。早春采摘的莼菜,称为春莼菜;立夏之后,气温上升,莼菜生长旺盛,叫夏莼菜。霜降过后,天气变冷,采摘的莼菜叫“秋莼”。但是,初秋有一两个月的莼菜寄生虫多,不宜吃。

有一年夏天,我在太湖玩,朋友开车在环太湖高速上,远远看到太湖边的湖面上,一溜长长的耀眼的绿。我问朋友,湖里养的什么。朋友随口说,莼菜。我看看那一簇簇连绵数里的绿色,就像铺在湖面上的路,又仿佛绣上的花边,真是别有风姿。

莼菜是古老的野蔬,记载很早,也有典故传说。据《晋书·张翰传》载,在洛阳,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莼菜、鲈鱼脍,便很有感触地说:“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后人常用“莼羹鲈脍”为辞官归乡的典收。又据《世语新说·言语》:王武子问陆机江南有什么东西可以与北方羊酪相比,陆机答复,“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当时人誉为名对。民间谚语:“摘老菱当心触刺,采莼菜当心滑脱”。本意指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小心谨慎才好。

如果稍加留心,会发觉许多文学作品里也有莼菜的身影。白居易有诗曰:“犹有路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苏轼也说:“若问三吴胜事,不唯千里莼羹。”陆游也有名句曰:“店家菰饭香初熟,市担莼丝滑欲流”,宋人徐似道,有《花羹》一诗:“千里餐丝未下盐,北游谁复话江南。可怜一著秋风味,错被旁人舌本参。”


hcsmnet